志不立 天下无可成之事语出明代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因得罪权宦,王阳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做驿丞。在这个偏僻荒远的地方,王阳明对自己的学问和人生进行反思反省,终于在一个深夜里悟出了“圣人之道”。龙
题诗寄汝非无意 莫负青春取自惭语出明代于谦《示冕》。于谦为儿子阿冕作诗,以作为他十三岁的生日礼物,他欣慰于阿冕“好亲灯光研经史,勤向庭闱奉旨甘”,同时还勉励阿冕努力上进、把握当下,“莫负青春取自惭
白发无凭吾老矣 青春不再汝知乎语出宋代余良弼《教子诗》。中国的父亲从来都是顶天立地的,他们把责任装在心里,把家国扛在肩上,把儿女牵在手中。他们一路勤劳,一生担当,从小青年变成大丈夫,从大好青春走向
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语出宋代朱熹《劝学文》。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决定去做的那一刻是哪一刻呢,就是下决心的那一刻。这应该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当下。朱熹说,“勿谓今
自小多才学 平生志气高语出宋代汪洙《神童诗》。汪洙自幼能诗,被誉为“神童”,他咏志劝学的作品被编录成集,称为《神童诗》。汪洙“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他认为“少小须勤学”“学问勤中得”,别人拥有
自古功名属少年语出宋代陆游《长相思·五之三》。提及青春年少,应与平庸相斥。青春意味着“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的朝气,意味着“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的志气,意味着“跃马扬鞭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