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兰州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人力资源

廉政窗(2019-12期)

发布日期:2020-03-09点击量:

 

第(2019-12)期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持续强化政治监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必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强调,纪检监察机关要突出政治监督,强化日常监督,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北京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和中央纪委常委会要求,坚定履行“两个维护”政治责任,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规范化、常态化。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实施精准监督。结合全会精神,逐条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和关于北京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的具体内容,形成贯彻落实和监督检查的工作台账。持续强化对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的监督,督促规划和自然资源系统把问题整改当作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深入检视问题,狠抓整改落实。加强重点管控,深入开展打好“三大攻坚战”、浅山区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违建别墅、绿地认建认养及公园配套用房出租、“大棚房”、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等专项整治,精准施策,层层落实,坚决以有力有效监督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落地。

  围绕党中央交办的重大政治任务做好全程监督。要坚持高位推动,强化过程监督,把政治监督贯穿于实施重大任务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冬奥监察专员作用,加强对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的外部监督,紧盯工程建设、大额资金使用、大宗物资采购等关键领域,进行全方位跟踪监督。在《京津冀纪检监察机关协同推进监督工作机制》框架下,深化执纪监督,实现协同联动向深层拓展。聚焦扶贫协作,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开展日常监督。今年,北京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顺利完成了服务保障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世园会以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监督工作。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事关首都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自觉。健全对“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监督举措,完善权责清单制度,推动形成科学、完善、系统的监督工作体系,为更有效地开展政治监督打下坚实基础。

 

 

 

 

 

 

自觉把四中全会部署转化为履职担当实际行动

 

确保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到位,是摆在全党面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最近,中央纪委接连召开会议并发出通知,对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统一思想和行动,自觉将全会部署转化为实现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思路、制度机制和治理实践,以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的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紧扣“纲”和“魂”,深刻领会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近百年来中华民族“三次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70年来创造的“两大奇迹”,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深得人民拥护。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一纲举而万目张。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战胜前进道路上无数艰难险阻、完成伟大历史使命的根本和灵魂。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同深学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结合起来,深刻认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极端重要性,准确把握指导思想、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学习贯彻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立足职能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监督是治理的重要方面,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确保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有力有效的监督必不可少。作为专司监督监察之责的政治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突出政治监督、强化日常监督,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从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高度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保障国家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聚焦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方面问题,通过监督推动整改、促进改革、完善制度,督促持续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完善体制机制,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四中全会《决定》专设一部分,对“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作出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将监督工作、反腐败工作纳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战略考量。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中央纪委通知要求,适应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要求,一体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国家监察体制、纪检监察机构“三项改革”,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完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长效机制;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完善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有效机制,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协调衔接,纪委监委监督同党内其他监督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执纪执法贯通、有效衔接司法,健全纪检监察法规制度体系,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努力建设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深入学习领会四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现代治理效能,我们就一定能在复兴路上进一步创造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里程碑

 

内容提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全面总结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凝练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彰显了我们党坚定的制度自信。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言书。《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第一次系统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深远意义。我们要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里程碑意义,切实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

  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并作出《决定》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并作出《决定》,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以制度治党治国,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不懈探索的重大课题。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积极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新中国的制度建设。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展。1980年,邓小平同志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1992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随后,党的十四大提出“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制度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一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而大大加快了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步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党的十九大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部署中,对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作出了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分别就修改宪法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部署,在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上迈出了新的重大步伐。

  回顾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不断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已经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情况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我们需要用一次中央全会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全面总结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凝练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所具有的显著优势,全面回答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深入阐述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进一步对需要深化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作出部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完成的正是这一历史使命,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彰显了我们党坚定的制度自信,旨在用科学有效的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在党的历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意义。

  全面回答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

  《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第一次系统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对制度建设进行总体谋划、系统安排,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中,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统领和贯穿其他12个方面制度。《决定》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列为13个方面制度之首,从而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一重大论断具有了坚实的制度支撑,也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这一重大论断在制度体系中得到贯彻落实。《决定》还第一次论述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包括的6个方面制度,明确了“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这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统摄地位,而且有利于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的领导得到全面、深入、彻底落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先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这是根本政治要求。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不仅有利于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而且使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了“四梁八柱”的制度支撑。《决定》描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由13个方面制度组成,这些制度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共同构成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决定》坚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相衔接,既统筹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又统筹制度改革和制度运行,体现了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保持定力和改革创新的统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统一,必将对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凝练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为什么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13个方面显著优势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所在,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所在,也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所在。对13个方面显著优势的凝练概括,集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不断丰富的理论认识之大成,在整体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使我们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认识更为深刻、更为全面。13个方面显著优势的凝练概括,有利于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各方面制度必须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使各方面制度建设有序展开,把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根基夯实、筑牢。

 

 

 

 

 

 

 

 

 

 

 

 

 

 

 

 

 

提高运用制度能力 打造维护制度铁军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全党的重要政治任务。驻中组部纪检监察组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要求,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加强运用制度能力建设,以制度建设保障队伍建设。

  一是坚定制度自信,增强运用制度能力建设自觉性。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就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势的科学制度体系,深刻认识新时代党和国家制度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归根结底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我们党治国理政靠制度、管党治党靠制度,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同样靠制度。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政治认同、理性认同、实践认同,提高执行制度、维护制度、完善制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强运用制度能力建设,提升派驻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二是强化制度思维,切实履行好制度执行监督职责。驻中组部纪检监察组负责综合监督中组部、中编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要把督促六家单位坚决落实坚持党的领导、做到“两个维护”制度作为政治监督根本任务。在日常监督中,要聚焦六家单位职能职责范围内制度落实情况开展监督,重点监督检查中组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各项制度情况,中编办贯彻落实党的机构编制管理各项制度情况,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三所干部学院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教育培训情况。要在监督执纪执法中推动六家单位查找漏洞、补齐短板、完善制度,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三是完善制度制约,提高干部精准有效运用制度能力。要带头尊崇制度、学习制度,做到既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各项制度要求,又熟悉掌握纪检监察工作各项法规制度,不断提高纪法贯通、法法衔接能力。要增强制度意识,既注意及时把好做法固化为制度,又注意在抓一项工作前尽量制度先行,通过研究制定制度使工作谋定而后动,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前瞻性配套性,用制度提升工作权威。要坚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权、靠制度履职,健全组内日常监督、审查调查、队伍建设等各项制度,并根据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充实完善相关制度,把监督执纪执法权力关进制度笼子。要规范运用制度,用好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以及政务处分规定等工具标尺,落实好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监督执法工作规定各项要求,使工作更加科学严密有效。要严格执行制度,不让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对组内突破制度的行为“零容忍”,坚决防止“灯下黑”。

 

 

兰州市纪委监委通报3起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

 

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亲自点题、亲自部署的八个重点专项整治任务之一,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一项重大举措。为进一步严明纪律,持续释放严格监督、严肃执纪的强烈信号,现就3起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通报如下。

1.七里河区西果园镇党委原书记高彦军违反工作纪律问题。2014年3月至2018年2月,高彦军在担任七里河区西果园镇党委书记,负责扶贫工作期间,对西果园镇鹞子岭村整村推进项目未按规定进行招标,先后共投入扶贫资金200.23688万元建设鹞子岭村整村推进肉羊养殖场,但养殖场处于闲置状态,未达到使用效益。2018年12月21日,七里河区监委给予高彦军政务警告处分;2019年7月25日,七里河区纪委给予高彦军党内警告处分。

2.永登县通远乡临平村村委会原主任钱辉文违规处置危旧房改造资金问题。钱辉文在担任通远乡临平村村委会主任期间,在未召开“两委”会议的情况下,擅自决定,收回村民刘玉宝、柴长林的危旧房改造补助款共15000元,违规发放给2013年未被列入危旧房改造的3户村民。2019年8月19日,永登县通远乡党委给予钱辉文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3.榆中县贡井镇佐提村村委会原主任宋贤堂、文书刘宗荣违纪问题。2010年至2017年,贡井镇佐堤村文书刘宗荣经村委会主任宋贤堂同意,个人占有已去世五保户名下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926元;2016年至2017年,刘宗荣持有2名已去世五保户“一折统”,共有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620元,其中2310元用于支付环境卫生整治人工工资,剩余2310元已于“一卡通”专项治理期间上交榆中县纪委廉政账户。因上述二人还存在其他违纪行为,2019年10月15日,榆中县纪委分别给予刘宗荣、宋贤堂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上述案例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以严谨务实的作风、有效管用的措施,抓好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目标任务和市委专项整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四个聚焦”,以强烈政治担当抓紧抓实抓出实效,真刀真枪解决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